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

動物園






















無尾熊館無尾熊是澳洲的國寶,也是澳洲大陸上最具代表性的有袋目動物,民國88年8月引入兩隻澳洲黃金海岸庫倫賓保護區的公無尾熊-「哈雷」和「派翠克」,到台北與民眾見面。自澳洲無尾熊之後,無尾熊館便成為動物園內的焦點,能近距離觀賞無尾熊可愛的模樣。90年9月兩隻母無尾熊-「麗琪」和「夏娃」,與一隻小公無尾熊「艾克遜」也到台北相聚。牠們每天只會採食數百公克的嫩枝葉與嫩芽,但仍然需要提供好幾公斤新鮮的尤加利樹枝葉作為棲息遮蔭用。沙漠動物區本區模擬沙漠景觀,有棕櫚樹具沙漠特色,飼養偶蹄動物包括:劍角羚羊、弓角羚羊、阿拉伯直角羚羊,以及最具沙漠動物代表性的單峰駱駝及雙峰駱駝。 澳洲動物區為了塑造澳洲大陸的情境,本區種植了許多種澳洲特有的桉樹。區內共飼養三種袋鼠:大灰袋鼠、紅頸袋鼠、紅袋鼠,及體型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走禽─鴯苗、食火雞。非洲動物區展示有許多世界級珍獸,如非洲象、長頸鹿、犀牛、河馬、金剛猩猩等。 鳥類世界可觀賞鳥兒活潑的生活行為。鳥類世界包括鳥園、水鳥類觀察區、鴕鳥園及大門口的紅鶴池,其中最特殊的景觀就是如「天羅地網」般的大鳥籠。 企鵝館民國89年9月開放的企鵝館,是繼88年無尾熊館之後最令人注目的焦點。企鵝館內有來自南半球的國王企鵝,住在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做的15度低溫室中。 另有黑腳企鵝。
國王企鵝是南極來的嬌客,牠不築巢是在兩腳間孵蛋,約經過三個月小企鵝便出生,小企鵝一直依偎在父母雙腳間,出生三個月後便可獨立。溫帶動物區展示面臨瀕臨絕種的動物,如蒙古野馬、美洲野牛和大衛神父鹿,是早已在野外銷聲匿跡的大型動物。 亞洲熱帶雨林區亞洲象林旺爺爺的家-白宮、老虎、人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